

無極鴻鈞昊 天混元聖祖 一炁無量壽弗
鴻鈞又稱"鴻元道祖"。鴻元指天地未開、虛空未分之際的宇宙本始狀態。
有"先有鴻鈞後有天"之說;說是道教徒所信仰的最高神祇。
三清尊神,總稱謂是"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",位於玉几下三寶景陽宮。
指道教所尊的玉清、上清、太清三清境。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,即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靈寶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。其中所謂玉清境、上清境、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,清微天、禹馀天、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,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,極道之尊,至尊至極,故名天尊。
《道德經》第四十二章回:"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,萬物負陰而包陽,沖氣以為和。
"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、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,陰陽之相和,生天下萬物。
第十四章又說:"視之不見名曰夷,聽之不聞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
此三者個叫振古拙慢而十一十一件為二。
二公為一. "田剛件二.本則常一"。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。
"據《雲連七簽》和《道法會元》等道經記載,清微天玉清境,混洞太無元,其氣始青,真道升聖境天寶君(元始天尊)治之;禹余天上清境,其氣元黃,仙道升真境靈寶尊治之;大赤天太清境,其氣玄白,人道昇仙境道德天尊居之。
文曰:"此四天名種民天,即三界之上,災所不及。四種民天上有三清境。
三清之上即是大羅天,元始天尊居其中,施化敷教。
天寶君治在玉清境,清微天也。靈寶君治在上清境,即禹余天也。
神寶君(道德天尊)治在太清境,即大赤天也。
"(《雲發七簽》卷三《道教本始部》)又據《集說詮真》弓l《讀書紀數略》雲:"三清者,玉清聖境,元始居之;全清聖境,道君居之;太清仙境,老君居之。

六字大明咒「唵嘛呢叭咪吽」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咒,源於梵文,象徵一切諸菩薩的慈悲與加持。六字大明咒是「唵啊吽」三字的擴展,其內涵異常豐富、奧妙無窮、至高無上,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、大智慧、大慈悲。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,久遠劫前,觀音菩薩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,佛名正法明如來。
六字大明咒
唵嘛呢叭咪吽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咒,源於梵文。
六字大明咒,唵嘛呢叭咪吽,發音沒有規定,有多種版本,其中流傳較廣的一種近似發音為:唵(ong)嘛(ma)呢(nī)叭(bā)咪(mī)吽(hōng)。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咒,源於梵文中,代表一切諸菩薩的慈悲與加持。
象徵意義
唵:表示佛部心,代表法、報、化三身,也可以說成三金剛(身金剛、語金剛、意金剛),是所有諸佛菩薩的智慧身、語、意。
嘛呢:表示寶部心,就是摩尼寶珠,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、隨心所願、無不滿足,向它祈求自然會得到精神需求和各種物質財富。
叭咪:表示蓮花部心,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,表示現代人雖處於五濁惡世的輪迴中,但誦此真言,就能去除煩惱,獲得清凈。
吽:表示金剛部心,是祈願成就的意思,必須依靠佛的力量,才能循序漸進、勤勉修行、普渡眾生、成就一切,最後達到佛的境界。
唵:為白色,象徵本尊之智慧,屬於禪定波羅蜜多,能除傲慢心;白色之平等性智光,凈除在天道中之驕傲及我執,斷除墮落、變異之苦。
嘛:為綠色,象徵本尊之慈心,屬於忍辱波羅蜜多,能除嫉妒心;綠色,是金剛持如來的法色;綠色之成所作智光,凈除阿修羅道中之忌妒,斷除鬥爭之苦。
呢:為黃色,象徵本尊之身、口、意、事業、功德,能除貪慾心;黃色,是不動如來的法色;黃色之自生本智光,凈除人道中之無明及貪慾,斷除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貧苦之災。
叭:為藍色,象徵本尊之大樂,屬於佈施波羅蜜多,能除愚痴心;藍色,是無量光如來的法色;藍色之法界體性智光,凈除畜牲道中愚痴,斷除闇啞苦。
咪:為紅色,象徵本尊之大樂,屬於佈施波羅蜜多,能除吝嗇心;紅色,是不空成就如來的法色;紅色之妙觀察智光,凈除餓鬼道中之慳吝,斷除饑渴苦。
吽:為黑色,象徵本尊之悲心,屬於精進波羅蜜多,能除瞋恚心;黑色,是五種姓佛共同鎮除一切罪惡的法色,以預示熄滅三界眾生的仇恨;黑色之大圓鏡智光,凈除地獄中之瞋恨,斷除熱寒苦。
總而言之,念「唵嘛呢叭咪吽」能夠清除貪、瞋、痴、傲慢、嫉妒以及吝嗇這六種煩惱,堵塞六道之門,超脫六道輪迴,往生凈土而證菩提。
累積功德,功德圓滿,方得解脫 完善人生。